?

二五阳性表面抗体低于30可以接种一针乙肝疫苗
发布时间:2022-12-12 13:23:13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是接种医生接种疫苗的工作指南,2021版免疫程序与说明与2016版相比有了不少新变化,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这些老疫苗的新规定。

  01

  关于同时接种问题

  家长们常问:“两针能一块打吗?”有些接种医生也担心疫苗同时接种有风险。新版程序与说明给大家吃了定心丸:同时接种没有问题。

  两版免疫程序及说明都明确规定:现阶段的免疫规痛得宝南阳产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1] [2]。同时接种可以减少家长多次往返及因间隔等原因导致疫苗漏种的情况。

  两种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没有问题,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否可同时接种?

  国家卫健委颁发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指出:不同疫苗之间是否可同时接种,要依最新证据确定。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技术指南和接种方案要基于最新证据确定疫苗之间是否可同时接种 [3]。

  很多非免疫规划疫苗已有证据证明可以和免疫规划疫苗同时接种。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家共识(2019版)》指出:正在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儿童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接种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日本乙型脑炎疫苗或脊髓灰质炎疫苗等计划免疫疫苗是安全的,可以同时接种,但优先接种狂犬病疫苗[4]。

  当狂犬病疫苗或破伤风疫苗遇到免疫规化疫苗时,大家不用纠结,优先接种这两种非免规疫苗吧!

  《非免疫规划疫苗使用指导原则(2020年版)》规定:除疑似狂犬病暴露者接种狂犬病疫苗、其他外伤接种破伤风疫苗等特殊情形外,其他非免疫规划疫苗与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时间相同,但未选择同时接种的,应当优先接种免脚后跟疼吃新加坡妙药堂痛得宝疫规划疫苗[3]。

  新版说明删除了“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2]。”

  02

  对接种部位说明

  疫苗的注射部位通常为上臂外侧三角肌处和大腿前外侧中部,当多种疫苗同时注射接种(包括肌内、皮下和皮内注射)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卡介苗选择上臂[1]。各位医护要注意了,各种疫苗均不再推荐臀部注射,如果再打屁股,就该打医生的屁股了。

  03

  补种原则

  未按照推荐年龄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儿童,补种年龄从小于14周岁[2],提高至小于18周岁[1]。只要未满18周岁,应种未种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都要补种,以后的查漏补种工作更艰巨了。

  04

  特殊情况

  除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外,对其他常见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也给出了具体意见。

  早产儿和/或低出生体重儿

  早产儿(胎龄小于 37 周)和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 2500g),如医学评估稳定并且处于持续恢复状态(无需持续治疗的严重感染、代谢性疾病、急性肾脏疾病、肝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和呼吸道疾病),按照出生后实际月龄接种疫苗[1]。

  过敏

  所谓“过敏性体质”不是疫苗接种禁忌[1]。不能因曾对某些食物、药物、花粉等过敏,而放弃接种疫苗,随意扩大疫苗接种禁忌范围。只有对已知疫苗成分严重过敏或既往因接种疫苗发生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及其他全身性严重过敏反应的,禁忌继续接种同种疫苗[1]。

  免疫功能异常

  除HIV感染外的其他免疫缺陷或正在接受全身免疫抑制治疗者,可以接种灭活疫苗,原则上不予接种减毒活疫苗(补体缺陷患者除外)[1]。

痛得宝乌蛇鹿骨丸真假

  其他特殊健康状况

  下述常见疾病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单纯性热性惊厥史、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病情稳定的脑疾病、肝脏疾病、常见先天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和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1]。

  对于其他特殊健康状况儿童,如无明确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存在安全风险,原则上可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05

  以下5种疫苗有具体的新规定

  乙肝疫苗HepB

  ①明确规定,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卡介苗可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1],再也不用纠结卡介苗能不能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一起打的问题了。

  ②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2021版建议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第1剂HepB;不再是2016版的24小时内了。

  ③母亲为HBsAg阳性的儿童接种最后一剂HepB后,1-2个月进行HBsAg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若发现HBsAg阴性、抗-HBs阴性或小于10mIU/ml,仍然建议再按程序接种3剂乙肝疫苗,2021版明确规定,再次接种依然免费接种。

  ④HBsAg阳性或不详产妇所生新生儿体重小于 2000g 者,也应在出生后尽早接种第 1 剂 HepB,并在婴儿满 1 月龄、2 月龄、7 月龄时按程序再完成 3 剂次 HepB 接种。

  ⑤补种乙肝疫苗,除第2剂与第1剂间隔应不少于28天,第3剂与第2剂间隔应不小于60天外,增加了第3剂与第1剂间隔不小于4个月。

  卡介苗

  增加了早产儿接种卡介苗的规定:早产儿胎龄大于31孕周且医学评估稳定后,可以接种卡介苗。胎龄小于或等于31孕周的早产儿,医学评估稳定后可在出院前接种[1]。早产儿出生后接种卡介苗有什么人不能吃痛得宝了规范依据,避免遗漏或不恰当的推迟接种,可降低早产儿感染结核的风险。

  脊髓灰质炎疫苗灭活疫苗(IPV)、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bOPV)

  补种原则增加了以下内容:既往无三价脊灰减毒活疫苗(tOPV)免疫史的儿童,2019年10月1日(早于该时间已实施2剂IPV 免疫程序的省份,可根据具体实施日期确定)之前出生的儿童补齐1剂IPV,2019年10月1日之后出生的儿童补齐2剂IPV[1]。

  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

  补种原则更为详尽:

  ①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累积大于或等于3剂的,若已接种至少1剂白破疫苗,则无需补种;

  ②若仅接种了3剂百白破疫苗,则接种1剂白破疫苗,白破与第3剂百白破间隔不小于6个月;

  ③若接种了4剂百白破疫苗,但儿童满7周岁时未接种白破疫苗,则补种1剂白破,白破与第4剂百白破间隔不小于12个月[1]。

  麻腮风疫苗

  麻风疫苗退役,麻腮风疫苗独挑大梁,宝宝8月龄接种第1剂,18月龄接种第2剂,各年龄段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均使用麻腮风疫苗。

  如果需补种两剂麻腮风疫苗,接种间隔不应小于28天[1]。

  天正健康品厂的痛得宝以上是我总结的关于老疫苗的新规定,您在工作中都已经落实了吗?您如有补充或更正,欢迎留言。



上一篇: 喝浓茶吃完早餐,冲泡一杯浓茶饮用,约30~60分钟后,即可看
下一篇: 新疆中草药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