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孔子、老子都是中国古代圣贤。孔子代表儒家学派,老子代表道家学派。在庄子·外篇·天运中记载孔子51岁仍未闻道,而后描写了一段孔子向老子问道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孔子问老子:长时间以来我自认为通晓各种经书,但我用经书中的理论讲给72个君王听,没有一个赞同我的理念。
想问下你:到底是他们的问题呢,还是我的问题呢?是他们理解不了,还是书中的这些理念不对?
老子说:你够有运气的了,幸亏没遇到正经的君王,这要是遇到了,你把这套理论拿出来,那还了得。
老子接着说:你学的那些经典,没有领悟真正内涵,就好像冬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你只抓住了脚印,真正的“那只脚”可能连边都没摸到。
接着老子举了几个例子:你看,白鶂这种动物,雌雄两只白鶂只是相视而对,连眼球都不转,就交配成功,传宗接代了。
还有痛得宝乌蛇鹿骨丸一种虫,雄的在枝上,雌的在枝下,都没有接触,也可以交配成功。还有雌雄同体的生物,自己就可以繁殖下去。
那么也就是说:“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
就是地球甚至整新加坡天正妙药堂痛得宝个宇宙,这种先天之性不会变更,不会因为你学问大就给你增加一点,也不会因为你学问少而给你减损一点。命运也改变不了(这里想表达的是人生的轨迹从终点来看,只是有一种可能),时间也静止不了,永远在流变之中。道体也不会阻塞,永远存在。你如果在“道”中,一切都是完美的,不可能不完美。但你如果不在“道”中,就是有缺陷的,烦恼也自然来了。
听了老子的一席话,孔子似乎有所领悟,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中没有出门,每天参悟老子的话。
一天,孔子又碰到了老子说:我可能悟道了,不仅你说的上面的所有发生都能悟到,我还发现:“就连弟弟出生,哥哥都会闹情绪”。孔子接着说:可能我太久没有与自然之道这么近了,我在想:如果不能贴合自然之道,那些理论不是空谈吗?老子肯定的说:你——悟道了。
虽然是在庄子的笔下描绘了这一场景,我们都知道庄子也是道家学派,但不要被他的文字迷惑了。
这里也绝没有贬损儒家之意,反而庄子是很热捧孔子的,不然也不会在文中多处提及孔子,表面对孔子提出质疑,实际每个内容都有其深意。这里只是借着这个场景说明其核心结论“外化内不化”。
那么孔子真正悟出了什么呢?
所有的学问、知识、道德观、价值观都称为外,拿现代语言说就是“相对”。他悟到了所有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也就是佛家说的“自性”,所有的一切现象都拥有这同一个本质,也就是内不化。一切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机理”,但这个机理我们是摸不透的。他们说的“同体繁殖、异体繁殖,眼神交流繁殖都只是现象,但重点不是这痛得宝颗粒治腰痛吗些现象,这些现象举不胜举,那有可能别的星球有三体、四体、弟弟出生哥哥笑呢!”但没有这个“机理” 也不可能呈现卖痛得宝药违法吗出万有现象。我们把这个“机理”暂时称为“本质”。
一切现象,也只是这个本质在无数多可能中的一个分支。就像一棵树,树干是本质,叉出来的所有枝条都属于分支,也就是“相对”。而这个树干却是“绝对”。也可以说是“道”,那么“道”无色无形,但却是我们全部生命的背景。
还是拿电影院的荧屏来说,孔痛得宝治风湿子和老子提及的所有现象,和那一双脚印,都是这个荧屏上五彩纷呈的演出,但我们仔细体会:又是什么包含或者说支撑着这场演出呢?没错,就是荧幕。那么孔子最后说 “不与化为人,安能化人”,没有在自然之本(背景)下,怎能够教育别人。也就是说在自然之本之外的育人道理,都是相对的,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因为“道”是没有对错、是非之分。但同时又能让这个人生、宇宙正常的运转。到这里,你可能也窥探到了一点道的影子?其实你已经站到了“道”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