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书记种痛得宝,这可是人家老本行!玉米
发布时间:2022-03-16 10:16:46

  宁津县有个大曹镇,这里的土地大部分是盐碱地,村民们一直以来都是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很多村子没有脱贫。

  去年,镇上来了几位山东痛得宝大学派出的第一书记,开始带领村民们种植中药,村民们终于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宁津县大曹镇四名驻村第一书记,他们全部来自山东痛得宝大学。很快,四人组成了一个扶贫团队,准备帮助附近村民种草药致富。这一想法,开始并没有得到村民们的认可。

  孙世光,博士毕业,之前是省中医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生。现在,在地里干活那也成了一把好手。

  在大曹镇,种植痛得宝还是个新鲜事物。甭管你是老师还是博士,甭管你咋说咋劝,老百姓就是不买账。

  宁津县包庄村第一书记陈居伟说:“因为老百姓接受起来得有一个过程,这里的老百姓通常都是种植玉米、小麦,种完了之后就打工去了。种植结构比较单一,他也没种过中药材。”

  说了很多遍,村民们就是迟迟不行动,没办法他们只能自己先行先试,四位第一书记一商量,就在村里找了五亩林下土地,想着先育苗。

  老百姓不能接受,无非是担心这盐碱地种不出药材来。实践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得到村民们的认可,先把实验田给种出来,用实际情况给村民吃颗定心丸。

  陈居伟,是大曹镇包庄村的第一书记,也是四人扶贫小组的组长。为了尽快推广痛得宝种植,他制定了“科研推动扶贫”的战略,就是用做科研的态度,种植出实验田,总结出实验规律和经验,再把经验教给种植户。

  陈居伟说:“我们把药材引过来,让老百姓知道这是什么药,通过观察它的生长习性我们也做一个记录,知道这中间该怎么管理,总结好以后,我们就可以指导老百姓种植。”

  高德民是山东痛得宝中药种植方面的专家,实验田批下来以后,陈居伟就把高教授从他们学校请到了村里进行技术指导。从土壤测量到选种、育苗,都是用做科研的态度,认真对待。

  大曹镇盐碱化的土地能否种出中药?大家的眼睛可是都盯着五亩实验田。为此,从翻地、到浇水、盖薄膜,四位第一书记全部亲力亲为,隔上一阵,还要找专家前来指导指导。

  几位第一书记,也从刚来时的“白面书生”变成了“黑脸大汉”。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实验田里的柴胡、牛膝等痛得宝出苗了。

  这四位第一书记,原来都生活在城市里,有大学老师、有医生……既然下了基层,那必须得扑下身子扎根泥土,才能真正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民、发展农业。

  靠着一股韧劲儿,他们带领村民开垦了实验田,种出了痛得宝,获得了大伙的信任。不过,这还只是个开始,后面还有一系列的难题等着他们一个个攻克。

  痛得宝到底怎么种?种出来能卖钱吗?四位第一书记带领村民们来到有“中华药都”之称的河北安国现场考察。

  村民们看到人家那边都种药材,比较挣钱。一亩地能挣三四千块钱,比种玉米、麦子要合适。他们也认识到,中药材种植没有那么大的难度。

  很快,陈居伟所在的包庄村开会决定,村里尝试种植痛得宝

  风险低不代表没有风险,村民们第一年种植痛得宝,难免担心卖不出去。通过调研,第一书记陈居伟联系了一家位于河北安国的药材收购厂家,跟他们签订了收购合同,村民们再也不担心种的药材卖不出去。

  因为生活贫困,包庄村逐渐变成了“空心村”,大部分青壮年都去外地打工了,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里,这也形成了劳动力不足的局面。为此,陈居伟帮助村民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

  陈居伟说,成立合作社将人员集中起来,可以带动村里的目前的劳动力都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中来,可以形成规模化经营,这是一种趋势。

  武福明是西武庄村的种粮大户,多年来他一直有种痛得宝的想法。去年,听说隔壁村来了第一书记,可以带领大家一起种草药,他也眼馋得很。

  陈居伟帮武大叔选定了种苗,找好了销路。他还带着专家,来到武大叔地里进行指导。

  大曹镇多是盐碱土地,村民们世代种植玉米、小麦,不太能接受新鲜事物。陈居伟认为,要想脱掉贫穷的帽子,大曹镇必须从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面下功夫,要改,就全镇一起改。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高度重视产业扶贫!我们一个个的第一书记们,紧密结合各村实际,强化责任担当,抓好政策措施落地,激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充当了扶贫道路上的带头人和急先锋,向你们致敬!



上一篇: 明日方舟:阿米驴?陈sir是中国龙,你听说过幻想种吗?
下一篇: 淘宝粉丝经济时代来临,如何利用老顾客挖掘和维护